“农,天下之大本也。”乡村兴,国家兴。百姓富,国家富。近年来,我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特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奋力谱写全面推进咸宁乡村振兴新篇章。为进一步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全市乡村振兴强大气场,形成你追我赶的振兴态势,今在咸宁市人大信息网和咸宁人大微信公众号开设乡村振兴宣传专栏,重点介绍我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展示乡村风采,反映各级人大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监督,宣传各级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推广咸宁经验。愿以星星之微光,引燃广阔人心,期待更多力量汇聚于此,共同奔赴新时代乡村振兴美好征程!
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系列报道——通山县闯王镇篇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通山县闯王镇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推动该镇从矿产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依托山水生态资源,“闯”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双赢。
闯王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闯王镇围绕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石英、水电、建材、冶炼等四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了欧源石英、高炬石英、腾达矿业、晨晖硅业、森泰碎石、苏基坦煤矿等十多家知名度高、产值大的企业,同时还有十家矿产小加工作坊,高峰时期年产石英石10万吨,年产各类石英砂6万吨,年产原煤4.5万吨,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500万元。然而,随着常年资源掠夺式开发,一系列不可持续问题也随之凸显:资源临近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山体破坏严重、山上植被损毁、经济结构不合理及社会问题趋于严重……为改变这种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闯王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县域历史文化重镇、美丽宜居山水城镇”为定位,坚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绿色经济,推动闯王镇向生态旅游小镇转型发展。该镇高湖村、集潭村等近13000亩矿山、荒山全部复绿。矿山废弃渣料、建筑垃圾怎么处理?该镇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引进安麟源建筑材料厂项目,对通山县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中的尾矿进行处理,制成彩色铺装砖,年可处置建筑垃圾、矿山废渣约100万吨,年产值达7000余万元。有效践行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绿色生态理念。
闯王镇按照“科技优先、环境优先、生态优先”三个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产业转型。依法关停了数十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小加工作坊和生产排污不达标的石英砂厂,成功引进云珠材料、昊日五金、安麟源建筑材料生产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拉动能力强的绿色工业项目,并着力做好腾笼换鸟、技改升级,引导和奇硅业、鑫达硅业等一批传统工业进行生产扩线,实施工业技改。同时,立足闯王镇丰富的水力资源,积极吸引外资,进一步发展小水电项目,推进“宝石梯级电站”水力发电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在全镇建成渔光互补、光农互补等形式光伏发电1260KW,推动全镇能源产业改革热潮。近几年来,闯王镇内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造成了镇域内的山林田地不断撂荒,一方面给全镇防火形势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田地荒弃也着实可惜。镇党委班子忧心如焚,怎么办?2020年疫情期间,在一次例行的下村防疫宣传督查中,镇党委书记阮家鹏偶然听闻农宝公司有意寻找合适位置开发种植黄花菜项目,他不由动了心思:何不趁此机会将荒废田地流转过来,种上黄花菜呢?说干就干,2020年5月,新冠疫情刚刚缓解,阮家鹏带领招商团队,前往成都招商。黄花菜项目投资人李财宝告诉记者,“作为闯王镇人我为家乡有这么一位为百姓着想的好‘父母官’点赞,也被他们的诚心和优惠政策所打动,激起了我回报桑梓的热情”。2020年9月14日,湖北农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闯王镇政府签约。由农宝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项目规划流转土地2100亩种植黄花菜种苗,土地流转工作已完成,已完成种苗种植400亩;项目规划征用土地6亩进行厂房建设,现阶段种苗种植和厂房建设已投入资金2000万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闯王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组织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加快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特色农业覆盖。依托闯王砂梨、闯王葡萄绿色商标,发展种植桑葚、杨梅、猕猴桃、果冻橙等林特果业;依托绿满行动,大力改造发展楠竹、杉木、油茶、香榧等经济林木;依托食用花卉种植,发展蔬菜、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拥有包括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样样果业”在内的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56家,拥有食用花卉等农业回归工程3个,完成有机水稻在内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8个。同时,重点抓好1000头以上猪、牛、羊以及5000羽以上鸡、鸭、鹅家畜家禽规模养殖。“一条中华鲟可以养到100多斤,按照一斤80元计算,一条鲜活鱼可以卖到1万元左右,有专门生产鱼子酱的厂家订购”。 4月9日,记者在“高湖•垄尚行”生态农业园项目地见到项目负责人焦学武,该项目位于闯王镇高湖村、大源村交界处,地处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周边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农业园建设的绝好位置。焦学武告诉记者,整个项目用地面积约1500亩,计划总投资30000万元。分三期进行,建设成一个集饮用水开发、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民宿度假为一体的集中体验地,可满足“游、住、食、购、娱、养”等六大旅游环节的需求。力争打造成为九宫山旅游板块中的一颗明珠,一张名片。第一期主要围绕特种冷水鱼养殖、山泉水生产销售为主,总投资预计8000万元。目前,已成功建成冷水鱼养殖池10万余立方,养殖中华鲟、鲈鱼近30万余尾,年产高品质鱼子酱2500余公斤。同时,推进九宫源山泉水生产销售,引进并建成饮用矿泉水生产线3条,其名下的九宫源矿泉水已实现武汉、咸宁区域销售全覆盖,前期收益明显。可谓一泓龙吟泉,激活两产业。阮家鹏告诉记者,闯王镇发挥生态资源独有优势,把旅游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形成以游青山绿水、赏田园风光、润历史文化、浸休闲养生、吃农家饭、享农家乐为亮点的闯王特色旅游之路。闯王镇党委书记阮家鹏表示,产业发展坚决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充分利用闯王镇山水优势生态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绿色闭环,让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