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风采 >

白衣变战袍 代表勇担当——记咸宁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涂平

来源:咸宁人大 时间:2020-09-10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受到表彰,成为咸宁市唯一获得全国抗疫表彰的医疗单位。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齐心抗疫的高度肯定和认可。疫情期间,他们临危不惧,勇于担当,坚守在抗疫第一道防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带领这支队伍的,就是咸宁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涂平。

作为一名连任三届的“老代表”,多年来涂平积极履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把群众的健康时刻放在心上。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坚持以大局为重,身先士卒、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开拓创新,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

2012年初,涂平被任命为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当时,医院正面临着整体搬迁、资金短缺、人心不稳等问题。上任后,涂平克服各种困难,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加速新院建设进程。在以他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医院顺利从咸安区怀德路搬到咸安大道,成为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条件和综合服务实力大幅提升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办人民满意的医院,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是涂平一直的心愿。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改善百姓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抓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打造一流医疗服务团队是医院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涂平说,近年来,医院先后选送一大批医疗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业务能力,许多医疗业务骨干脱颖而出,培养了29名正高、105名副高职称医务人员。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医院还购置先进医疗设备顺利开展了冠状动脉介入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胃息肉粘膜下切除术、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等新业务新技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升。

涂平还非常重视重点专科建设对医院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在他的领导下,普外科、肾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等15个临床专科先后成功创建市级重点专科。产科、病理科和麻醉科成功创建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医院省县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近年来,医院先后被授予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省示范孕妇学校、省法治建设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积极履职,争当人民信赖的人大代表

身为市人大代表,涂平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他踊跃参加市人大组织的各种活动,经常深入所在选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界的人大代表,涂平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就医,积极收集社情民意,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几年前,涂平在调研中发现,当时的新农合是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而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保是由人社部门管理。两者都属于医疗保障,但标准、待遇不一样,管理难度大,群众意见大,于是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改革医保管理体制的建议》,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开展调研。2018年底,我国医保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各地统一成立了医疗保障局,不但在管理上实行了统一,也大大缩小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医保待遇,百姓交口称赞。

2017年,涂平在走访中发现,咸安区鱼水路交通秩序混乱,各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影响了医院急救车辆的通行,于是他撰写了一份《关于整治咸安城区鱼水路交通堵塞问题的建议》,引起了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积极整改,在鱼水路两侧增设栏杆,设置单行线,实行人车分流,有效缓解了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

“关心弱势群体,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责任。”涂平始终以一颗医者仁心,关注着贫困弱势群体的民生民情。

家住咸安区马桥镇的贫困村民朱元香,只要一提起涂平就赞不绝口。朱元香自己患有疾病,一家人均无劳动能力,全靠低保生活。涂平了解情况后,直接为他开通就诊绿色通道,还积极与湖北肿瘤医院的专家联系会诊,给朱元香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朱元香看病的费用,除了医保报销部分外,其他费用医院都为他免除。此外,涂平还自己掏钱为朱元香解决住院期间的伙食费问题。

看到朱元香家房子破损严重,涂平自己掏出5000元,又发动爱心人士捐资近5万元,帮助朱元香家修缮房屋、修建门口道路,添置家具,大大改善了他家的居住环境。

像朱元香一样贫弱患者,涂平记不清帮助了多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涂平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把健康扶贫政策落在实处,力所能及为广大贫困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临危受命,取得抗疫医疗救治
阶段性成果

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万家团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阻击战在全国打响。1月25日,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危受命,担负起咸宁市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重任,成为咸宁抗击疫情的“主战场”。

在涂平的带领下,市第一人民医院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战疫,用最“硬核”的医护救治力量,挽救、呵护每一位确诊患者的生命,把他们平安、健康地送出医院。

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仅用3天时间完成病房的改造和消杀工作,规范院区“三区两通道”设置,做到边改造边接收入院病人。

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医院6个党支部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180名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申请加入医院疫情防治第一梯队,9名一线医务人员火线入党,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分别进入11个隔离病区和发热门诊开展救治工作。

为了确保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落一人”,战“疫”打响后,涂平每天清晨6点起床,对内安排各项工作,保证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对外协调防疫物资、药品、医疗设备的到位,还要负责各类信息的报送,每晚都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有时候整晚不能睡觉。

医疗救治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以涂平为首的党委班子始终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救治工作的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治策略和中西医并重的方法,集中最优资源,建立完善医疗救治运行机制,全力以赴救治确诊病例。医院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组、重症救治组;切实把好门诊筛查、住院诊断、疫情报告“三关”;针对轻型、普通型、重症、危重症患者分别制定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诊疗救治方案;对重症、危重症病例做到集中管理、集中会诊、集中救治。

“500余名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冒着生命危险救治患者,确保他们零感染是我的重要职责。”作为医院负责人的涂平,最牵肠挂肚的除了全力救治患者外,便是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用防护用品需求激增,供需矛盾突出,对于防护服、口罩及护目镜等紧缺的医用物资,涂平通过多方积极筹措,解决了原本紧缺的医用防护用品,为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提供了必备的物资保障。除了加强防疫物资保障外,涂平还通过进行院感集中培训、实施疫情监控、加强隔离保障、加强生活保障等举措,全力保障全院职工安全。

2月12日,云南医疗队抵达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21日,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咸宁市截至当时年龄最小的确诊病例9个多月大的婴儿小欣(化名)出院;27日, 九十岁高龄的胡奶奶治愈出院,她是咸安区成功治愈新冠肺炎患者中年龄最高的一位;3月6日,医院确诊病例清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涂平率领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11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舍身忘死,在云南医疗队的协助下,共接收223例确诊患者,其中32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新冠确诊病例治愈率98.7%,病亡率1.3%,位于全省前列,同时,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取得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重大阶段性成果。



来    源:香城都市报
记    者:漆   兵       特约记者:周益民
编    辑:蔡   娟